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资助的一项研究的结果,发现单次注射苄星青霉素 G (BPG) 在治疗早期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方面不劣于 3 剂方案。
苄星青霉素G(BPG)被认为是治疗梅毒的一线抗生素,但经常供不应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这项研究,旨在确定单剂BPG是否与连续每周注射3剂BPG在治疗性传播感染方面具有同等疗效。
这项随机、对照的 4 期试验(ClinicalTrials.gov 标识符:NCT03637660)包括 249 名 18 岁及以上的早期梅毒患者(原发性、继发性或早期潜伏性);97% 的参与者为男性,64% 为 HIV 感染者。
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单次肌肉注射 (IM) 剂量的 BPG 240 万单位 (MU) 或每周三次肌肉注射 BPG 240 万单位。主要终点是 6 个月治疗后的血清学应答,定义为在第 6 个月随访窗口结束前的任何一次随访中,快速血浆反应素 (RPR) 滴度与基线相比下降 4 倍或更多,或在第 6 个月随访窗口结束前的任何一次随访中,RPR 滴度为阴性(即血清学逆转)。
研究结果显示,单剂量组参与者中有 76%(95% CI,68-82)对治疗有血清学反应,而接受 3 剂量方案的参与者中这一比例为 70%(95% CI,61-77)(差异为 -6 个百分点 [90% CI,-15, 3])。
在1剂组中,76%的HIV感染者和非HIV感染者在6个月时出现了血清学反应。在3剂组中,71%的HIV感染者和非HIV感染者在6个月时出现了血清学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和压痛(1剂组发生率为76%,3剂组发生率为85%)。两组均未报告治疗失败或缺乏临床反应。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肠道和性传播感染部门负责人卡罗琳·迪尔博士表示:“苄星青霉素G对梅毒有高效治疗作用,但3剂疗程可能会造成负担,并阻碍患者接受后续随访。这项新发现提供了令人欣喜的证据,表明采用同样有效的1剂疗程可能会简化治疗,尤其是在梅毒发病率仍然高得惊人的当下。”
参考来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One dose of antibiotic treats early syphilis as well as three doses.
温馨提示:以上资讯由香港登越药业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